|
支付系统
|
国际货币--美元霸主地位的形成 |
全球主权货币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美元货币与非美元货币,非美元货币的主要代表为欧元,因此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发达经济体手中,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货币缩写:USD;ISO 4217货币代码:USD;符号:USA$)是美利坚合众国、萨尔瓦多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厄瓜多尔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基里巴斯共和国和帕劳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美元霸权所垄断;美元霸权是依靠一套非常复杂的金融体制来维系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一个国家通过不兑现的纸币,在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基础上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和华尔街的金融市场操纵能力使得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 美元霸权的确立主要是由五个步骤与一个核心所组成的。第一步是马歇尔计划;第二步是美元与黄金脱钩;第三步是建立石油美元体系;第四步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第五步是金融自由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独立的央行制度,是美元霸权建立具体机构和制度的基础。1、马歇尔计划--奠定美元霸主地位 二战结束之后,1947年7月美国启动了援助与重建西欧各国的经济计划,这就是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该计划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在稳定了欧洲经济的同时也使美国的强大生产力拥有了广阔的欧洲市场,这扩大了美元的国际使用范围,为美元称霸全球奠定了基础。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美元与黄金挂钩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挂钩黄金为基础建立的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作为黄金的“等价物”(固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需要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进行兑换,因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这种体系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
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
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第六,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3、石油美元体系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美国在接受新的石油价格体制同时,迫使产油国以美元标价石油,石油美元体系自此建立,这令美元的国际占比进一步扩张。石油美元体系令石油输出国获得了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美元储备过剩,而这些过剩的美元又流向了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高于美国国内的借贷利息借入石油美元,再由出口赚取美元偿还,这令石油美元进一步快速抢占国际市场。石油美元体系的确立令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不断增强,为确立美元霸权再次奠定基础。 4、美国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令美元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母货币角色,这迫使世界各经济体不断储备美元。为了避免美元债务危机的发生,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得不向外贸倾斜,以赚取更多的美元来清偿外债,外贸从国家经济的补充角色逐渐变为了国家经济的主要目的。美国一面利用债务危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脚步,一面利用美国的跨国公司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通过产品外包获取廉价商品,以此保障美国社会的高福利,并与欧日的社会福利体系竞争,这又迫使欧日不得不加大廉价商品的进口,尤其是加大美国商品的进口,以弥补社会福利的差异,这就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外贸体系,美元的国际占比与支付结算被进一步巩固。 5、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是美元确立国际霸权的最关键一步。1991年冷战结束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全面解除管制,跨国大规模投机成为常态,高速的国际资本流动与浮动汇率机制相结合令各国不得不大幅增加美元储备来稳定本币币值,这不仅令美元的国际储备占比更为稳固,而且还形成了各经济体美元外汇储备与美债之间的闭环,这使美元的国际地位被大大强化。 6、全球化央行体制 在全球推行独立的央行制度,是美元霸权建立的具体机构和制度的基础。美国的金融集团不断推动全球化央行体制,表面上各经济体的央行更加独立,但事实上却逐渐被美联储所控制,各央行的主权不断被美联储所侵占,由此带来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的摇摆,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调控与金融市场的稳定,美国金融集团借此来制造各国经济的混乱,从而控制各国经济与精英层。央行制度使各经济体丧失了金融主权,为了赚取有限的美元不断为美国提供服务,这使美国的垄断资本可以轻松赢得一切已经金融化的商品和服务。通过五步一核心,如今的美国已基本上垄断了世界货币,理论上可以无限量印钞以获取巨额的铸币税利益,譬如在此次新冠危机中就是如此。为了保证美元霸权,美国不断加强军备,控制关键高科技、资源和粮食,与金融手段相配合占据全球食物链顶端,以全球利益为美元霸权的祭品,进而建立了美国金融霸权;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 虽然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中短期难以动摇,但是美国近些年来维护石油美元的成本不断拉高,在国际贸易自由化问题上逐渐退步,在全球金融化上更为激进,而且新兴经济体对全球化央行体制的反思也日渐深化,这些都将对美元的国际霸权形成冲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特定时期内,帮助各国经济得以获得快速重建的稳定的金融体系。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又存在固有的无法解决的缺陷,一方面要求美国经济逆差来为其他各国输出美元,另一方面又要求美国经济继续强大来为美元的价值担保,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而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恢复,美国最高时占全球GDP的份额快速从二战后的56%降低到1971年的35%。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元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由美国自主决定,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所谓的美元霸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它既仍然担负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职责,又与黄金脱钩,实际上是仍然可以获得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超然地位,但又不再承诺其美元价值的稳定性,这也是霸权的来源,美国可以利用其自主决定的美元价值来从全世界收取铸币税。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并没有对美元的地位带来大的挑战,美元仍然是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交易货币,也是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但由于没有了对美元的制约机制,美元价值的稳定性只能依靠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信用来维持。在美元霸权下,就出现了这种独特的现象。美元处于国际通货地位,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来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并且对外投资。美元既可以在美国以外进行“体外循环”,也可以通过各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 美元霸权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与美元霸权密不可分。 全世界的企业都想去美国上市,各国政府也都要去美国发行国债筹集美元,美国金融机构有做不完的生意。 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是以不兑现黄金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就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全球关键商品,尤其是石油,都以美元计价的美国超强地缘政治实力基础上。 至今,美元依然强势。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其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的一种账面资产,尽管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特别提款权不是货币,不具备结算的功能;注定不能成为世界货币。 |
美元霸权--从中立到制裁工具 |
美元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作为支付手段支持国际贸易,也是价值贮藏的重要选项。但随着地缘政治介入,以全球主权货币--美元作为基础结算货币的支付系统---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成为制裁的工具。 原本公平的中立者缘何改变立场?让我们回溯天平倾斜之路。 SWIFT表示,作为一家具有全球系统性的、中立的公用事业机构,无权做出制裁决定,对国家或个人实体实施或取消制裁的任何决定完全取决于主管政府机构和立法者。 2018年以来,美国从贸易、科技及金融等多个方面给有违经济规则的国家增加阻力,SWIFT这个“中立”的组织也成为霸权工具之一;进行海外汇款时经常需要用到“SWIFT code”,即SWIFT系统的银行识别代码,可以说SWIFT几乎垄断了整个跨境汇款市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信息系统之一, SWIFT从创立至今已有47年。但在成立之初,从未有人想过它会成为美国金融制裁的“重要武器”。 巨量有价值的信息被美国盯上,但那时的SWIFT尚能坚守中立的初衷。 SWIFT成为金融制裁工具 SWIFT曾多次成为美国对他国发起金融制裁的工具,例如2012年美国联合欧洲升级对伊朗的金融制裁,直接将伊朗4家重要银行从SWIFT系统剔除。逐出SWIFT系统将是最严厉的金融措施之一,如果被移除,就无法用美元结算了,只能用本国货币,或者是和其他签订了外币互换的国家进行贸易, 美国白宫2022年2月26日发表声明说,为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与欧盟委员会、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部署国际储备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响。根据几国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最新的制裁手段将确保切断俄罗斯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损害它们在全球经营的能力”。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将无法与境外银行进行安全有效的沟通。这些制裁措施将在未来几天开始实施。
2012年3月,依据欧盟理事会加强对伊朗的金融制裁的国际及多边协议,根据欧盟第267/2012号条例,SWIFT被特别禁止向欧盟制裁的伊朗银行提供金融报文服务,SWIFT系统断开在伊朗的欧盟制裁相关银行的连接。2016年1月,随伊朗核协议正式执行,欧盟理事会取消了与伊朗核相关的制裁,被欧盟解除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能够重新接入SWIFT。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后,2018年11月,SWIFT切断了重新被纳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中的伊朗金融机构的连接。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6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 国际结算系统表示,准备在未来几天实施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某些银行的新措施。该公司在声明中说,“我们正在与欧洲当局接触,以了解有关实体的细节,我们正准备根据法律指示遵守相关制裁俄罗斯的规定。 俄罗斯央行已经发布声明,将使用本土版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用于俄罗斯境内的支付。俄罗斯媒体卫星通讯社(SPUTNIK)报道分析称,欧美使出的“和SWIFT脱钩”的这一手段可能会加速金砖国家自主支付系统的建立,并对欧盟自身能源供应造成冲击,甚至可能会推动俄罗斯进入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2022年3月消息,欧盟宣布切断3家白俄罗斯银行与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的联系。白俄罗斯财政部长尤里·塞利弗斯托(Yury Seliverstov)14日回应称,被切断与SWIFT联系的白俄银行将很快转向其他清算系统。 2022年5月3日,CGTN援引法新社报道,欧盟一位官员称更多的俄罗斯银行将被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2022年3月份,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剔除出SWIFT。当时被排除的银行不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和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这两家银行被认为是欧洲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支付渠道。 关于技术本身,不仅SWIFT,其他机构都在思变。
SWIFT总的逻辑不变,试图在速度和便利性上进行改革。两年前,SWIFT提出全球支付倡议(GPI),这抢去了很多竞争对手的业务。SWIFT的成员大多是世界主要银行,不到一年,就有160家银行使用GPI。并且,SWIFT计划2021年开放ISO 20022标准,这将使银行能够跨国界并通过国内系统直接将即时付款引导至最终受益人的账户,允许较小的市场更快地国际化并扩大范围。但近几年区块链技术的兴起,给了SWIFT些许威胁。 SWIFT依然重要,美元依然强势,而时代已然不同,但如今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技术发展、世界局势改变,强者是否会恒强有了太多变数。 |
全球支付系统的演变 |
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的经济之后,七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简称G7)为促进金融体系稳定每年定期举办“金融稳定论坛”,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这是支付系统形成的雏形; 1999年在美国的倡议下,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扩大到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G20)组成的领导人峰会,进一步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 2009年4月初伦敦G20峰会决议设立一个全球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泛称:全球央行),承担起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造这一重任,为避免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再现,FSB针对银行推动更高的资本与流动性要求,对总杠杆率设限,但关键改革却因金融界抵制而受阻,与此同时,用以支撑全球经济的大规模货币扩张政策也带来新风险,长期维持超低利率的结果,非但没有提高长期生产力,反而鼓励短期投机,助长资产泡沫。 70年代,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国库和几家相应的银行)所依赖的技术十分简陋:支付与确认信息是通过Telex网络来实现的,既慢又不安全。Telex的速度只有50波特/秒,大致相当于8字节/秒;格式松散,大大增加了自动接收报文的难度;Testkey是以电文的一小段内容为基础进行计算的,毫无安全性可言。 在SWIFT之前,电传(Telex)是跨境转账的唯一方式,因为需要接收者人为地对编码解释和执行,不仅低效,还有很多操作错误,给国际支付带来了很大负担。随着大型跨国银行将注意力转向发展国际业务,对可靠的计算机通信系统的需求骤增。大银行的客户遍布全球,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之间的合作导致了若干不同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发展,它们利用邮政、电话和电报系统开发私有网络,为国际金融交易制定独特的内部标准。 1,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 为了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1974年,7家主要的国际性银行举行了会谈,并由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决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郊区La Hulpe成立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分别设立交换中心,作为解决各国金融通信不能适应国际间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长而设立的非盈利性组织,遵守ISO中有关创建和维护金融电文的标准,世界95%的美元支付都是在纽约进行结算的,世界40%的国际支付是以美元进行的。
SWIFT以“提供全球共享的金融报文传送服务、创造一种国际金融报文传送通用语言”为宗旨,通过使用SWIFT,银行、托管公司、投资机构、中央银行、市场基础设施及企业客户能够彼此连接,通过交换结构化的电子报文完成相同的商业流程,进行支付或贸易结算。 SWIFT的使用,使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同时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SWIFT成立以来至今已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1980年SWIFT联结到香港。 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的频繁,各国之间的资金结算也越来越多,各国相应设立支付系统,最为突出的系统如下: 2,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 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NYCHA)经营。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有1.3万亿美元结算余额。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 占 3%全球支付份额。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旨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统于2012年4月12日开始建设,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启动,2018年3月26日,CIPS系统(二期)成功投产试运行。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支持全球的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 4,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 TARGET全拼为The 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即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为欧盟国家提供实时全额清算服务。TARGET始建于1995年,1999年1月1 日正式启用。TARGET由16个国家的RTGS系统、欧洲中央银行的支付机构(EPM)和相互间连接系统(Interlinking System)构成。互联系统将各国的RTGS系统与EPM相连,这样支付指令就能从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系统。通过SWIFT 网络设施完成欧洲银行间总额清算。
伦敦自动支付清算系统是伦敦票据交换所自动收付系统,英文全称为 Clearning HouseAutomated Payment System。英国14家清算银行间的大额英镑方式的资金支付系统, 1984年2月开始运营。该系统在清算银行相互之间采用直接通信的方式,其他银行通过与清算银行签定代理契约的方式。通信时间从上午9时30分开始到下午3时10分为止。在通信时间终了后,把各清算银行的网络收支差额,送往英格兰银行,利用其中的活期账户进行转账结算,该系统现已实现实时总额清算。
6,日本银行间支付结算系统 (一)汇票和支票清算系统(BCCS) (二)全银数据通信系统(Zengin System) (三)外汇日元清算系统(FXYCS) (四)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BOJ-NET) 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Bank of Japan Net Funds Transfer System,缩写为BOJ-NET),主要用于结算银行债务,包括私营清算系统清算后产生的净债务,2006年,BOJ-NET系统资金日均清算交易额达到102万亿日元。 7,美联储转移大额付款的系统(Fed wire)
美联储转移大额付款的系统(Fedwire),是美国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将大额短期信用暴露给系统的参与者(反映为通常所说的日间透支),美联储还通过贴现窗口将隔夜信贷业务提供给存款机构,美联储对各种形式短期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监管。 当下,SWIFT掌握大量通过其传输的资产信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而掌握“血液”流向的机构具有战略意义。 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仍然主宰着世界经济的支付命脉; |
美元超级升值周期往往伴随危机 |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金本位制度让渡于美元本位制度的五十余年时间里,美元周期与全球资本流动关系紧密。历史经验来看,美元超级升值周期往往伴随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危机。美元短期内大幅飙升往往面临着资金从其他市场迅速撤离,从而成为危机的导火索。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元经历了三轮超级升值周期: 第一轮美元超级周期(1980年-1985年):为摆脱史无前例的“大滞胀”,1979年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利率,也将美国推向了强势美元时代。1985年3月,美元指数曾一度突破160大关,相比1980年低点上涨幅度超过90%。然而,同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断,最为有名的是拉美债务危机。尽管外债过高是拉美危机爆发的内在因素,但早前弱势美元导致的资金源源涌入与美元强势回归后资金的大举撤出成为了危机的加速器,从而使拉美陷入了持续的债务危机。 第二轮美元超级周期(1995年-2001年):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全面爆发使得1995年美元开始进入上涨周期。2001年7月,美元指数一度升破120,相比1995年低点涨幅接近50%。当时,信息科技革命吸引大量资金流回美国,参与直接投资和证券买卖。同期,大量国际资金流回美国加剧了其他市场资本流出,最为著名的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彼时以泰国泰铢贬值作为导火索,金融风暴横扫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导致亚洲各经济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从2009年开始美元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前期涨势平缓,今年演变为超级周期。市场有观点认为此次美元上涨周期应从2014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出现后美元强势反弹开始,但其实应倾向于把本轮周期的起点从2009年美元最低点算起,原因在于当时国内抛售美元资产之声日盛,但当时美元已是低点。其后伴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至其他国家,美元反弹,直至美联储三轮量化放松,美元才有所走弱,但仍未跌破前期低点。2014-2016年期间,美元伴随加息预期大幅上行,再度引发了非美元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多重因素影响下美元大幅上行,本轮美元上涨周期最终演变为第三轮超级周期。 一旦美元步入超级周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轮美元超级周期造成拉丁美洲陷入债务危机,第二轮美元超级周期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当前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正在深度冲击欧洲。叠加俄乌冲突影响,欧元和英镑汇率持续贬值。9月下旬以来,欧元对美元持续运行在平价线之下,创20年来新低;9月底,英镑对美元一度直逼平价线,创历史最低水平。一方面,美元升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能源、食品价格更加昂贵;另一方面,欧元和英镑的大幅贬值进一步加剧欧洲通胀压力。9月欧元区CPI同比已经达到两位数,高通胀影响下欧洲经济动能显著走弱,未来由滞胀滑向衰退已不可避免。与此同时,欧洲制度层面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政治格局的不稳定,进一步弱化了未来经济前景。因此,本轮美元超级周期将加剧欧洲困难局面。此外,美联储持续加息引发全球加息浪潮。瑞典、英国、瑞士、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南非、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央行陆续宣布加息,部分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风险亦不容忽视。 展望未来,美联储激进加息、美欧经济反差以及避险需求增加三大因素依然存在,美元强势不改。短期而言,俄乌冲突以及能源危机形势会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中期而言,要看美国经济动能何时放缓以及美国通胀压力何时缓解。初步判断,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后美元强势才有可能扭转。 |
2021-01-01初稿 |
|